子弟必明贤。 "《孝经》中也提出:"天地之性,人为贵;人之行,莫大于孝。"孝是百行之源,孝是八德之首。可见,孝是多么的重要。 什么是孝? "孝,善事父母者。从老省,从子;子承老也。" 这是《说文解字》这本书对孝的阐述。前一句是说晚辈对长辈的敬与养称为孝,孝是子女的本分。后一句主要说 "孝"字写的就是老人与子女的关系。"子承老","承者,奉也,受也。"是说每个人的生命都是从父母那里诞生出来的,然后不断接受父母的养育,长大成人;成人后应该对父母不断的奉献,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。 因此,子女要无条件地赡养和尊重父母,孝顺父母。并且,生养教育下一代,延续做父母的使命。每个人都在这样的家庭序列中变换角色,完成 "子承老"的"奉"和"养"这两方面任务,这既是孝子的历史使命、社会责任和人生大事,也是人的道德根本。 这是天经地义的事,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。 为什么要孝? 水有源,源远流长;树有根,根深叶茂。父母是源,父母是根,父母的恩情比山高,比海深。 母亲怀胎十月 ,妊娠呕吐,吃不好,睡不好。身体不舒服,生病也不敢吃药打针,唯恐伤着腹内胎儿。 生产时,母亲痛得撕心裂肺 ,闯的是 "生死关"。儿女的生日,就是母亲的受难日。 乳哺两年,母亲喂给孩子的乳汁就是母亲的血呀! 每个孕育过孩子的女人死后的骨头都会由白变灰,那是因为孕育、哺乳孩子流失大量的钙质所造成的。母亲这个恩德,当儿女的粉身碎骨都难以报答! 不仅如此, 父母还要为初生的孩子擦屎把尿,不嫌累、不嫌脏 ...
评论
发表评论